AG九游会官方网站2011广州日报华文报纸广告奖专题中国广告业在90年代初期突飞猛进,广州日报作为当时的一个广告经营单位,也是本地企业投放广告的主流媒体之一,在实践中深切感受到提高广告传播水平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由此创办广州日报广告奖。主办方代表、广州日报社广告处处长巫穗生表示:广州日报作为全国报纸广告收入第一的平面媒体,多年来一直在思考如何更好地推动中国报纸广告的发展。广州日报借广告奖加强了与业界的沟通,密切了媒体、广告公司与广告客户三者的关系。
20年来,这个更贴近中国市场的广告奖项见证了平面创意、报业经济的发展以及传媒产业结构的转变,代表了广告行业的发展方向,获奖作品勾勒出我国报纸广告创意发展的脉络轨迹。
为了促进广告公司的良性竞争,增强评选的激烈程度和代表性。广告奖于2002年首度设立全场大奖,2004年增设“最佳文案”和“最佳设计”,务求挑选出代表中国报纸广告最高创作水平的作品。
而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行业选择在报纸上投放广告,广告奖也因时制宜地按照行业对参选作品进行划分。并顺应报纸媒体广告形式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在2005年增设“特型广告类”,开创国内报纸异型广告评选的先河。
对于参赛的广告公司和个人来说,广告奖最大的魅力在于两个“零”,“零参赛费“:与许多收取高额参赛费用的行业评比不同,广州日报广告奖是国内极少数不收取参赛费的广告评选之一。“零成见”:作品来源从最初要求在广州日报上刊登,到最后只限定在报纸上刊登。这一切,都为了鼓励尽可能多的同行参与到活动中来。
沿袭广州日报平民、大众化的特色,广告奖亦一直在专业与大众中寻求平衡点。主办方近几年来致力提高市民的参与度,2003年开始设立官方网站,报网联手寻求宣传方式的多元化。2007年设立海选环节,由市民和高校学生等社会力量组成“评审团”AG九游会官方网站,以现场或网络等方式进行投票。同时举办作品展、创意讲座、网络创意接龙等活动,鼓励全民投入到平面创意带来的无限想象空间中。
谈及广告奖吸引他们多年力挺的首要原因,所有广告公司都回答:权威和专业。广告奖不断通过调整评委结构和评选模式以保持其权威性和专业性。
主办方除了4A广告协会的成员公司负责人外,在九十年代,就以领先于国内其他地方的沿海城市开放视角,积极邀请港台的广告界人士出任评委,使评委会构成更趋多元化和具前瞻性。
从2008年开始,主办方首创国际评选尚未采用过的新型评选模式,评选由初选、复赛和决选三阶段组成,并曾尝试设立专家顾问团专门评审特别奖项。同时,为了令赛果更公正,组委会设立规定:评审团主席不连任,成员按比例更换。而在评审过程中,评委始终独立工作,不受任何干扰。从2005年开始,主办方进一步加大对获奖作品的审核力度,参赛作品必须提交“刊出证明”和“创作权属证明”,否则,将取消该作品的获奖资格,评选结果宁缺勿滥。
评委朱月昌忆述,第一届评选的时候,组委会要求评委们对获奖作品写书面点评。众评委为了一两百字的点评反复推敲。最后当所有初稿集中到两位组长时任中国广告协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洪一龙,以及暨南大学教授、曾任中国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傅汉章手里时,他们发现,不仅篇幅长短不一,“度”的把握上也存在不少问题。两位组长花了整整两个晚上、一个白天的时间,一篇篇修改调整。两老朴实严谨的作风,奠定了广告奖专业的评选态度及办奖基调。
年届二十的广州日报华文报纸广告奖,由广州日报于1991年发起,中国广告协会报刊分会协办,是中国国内最早、最具影响力的报纸广告评选活动。和深受岭南文化熏陶、敢为人先的广州日报一样,奖项一直秉持锐意创新、求变求进取的精神,创立了国内乃至亚太广告评选的无数个“首次”,成为国内广告奖的标杆,大力推动了中国报纸广告营销和创意的发展进程。
广告奖20年里星光荟萃,不少国内外赫赫有名、甚至享誉全球的当红广告明星都曾担任评委和高端论坛主讲嘉宾,这些精神导师扶持广告奖一路向前。
有“华文广告四大教父”之称的林俊明、莫康孙、苏秋萍、孙大伟都曾在不同时期担任广告奖评委。时任《龙吟榜》杂志总编辑、龙玺广告奖的创办人林俊明先生称广告奖“评选运作相当成熟,评比过程十分流畅。”曾被邀作戛纳国际广告节、中国艾菲奖等多项国际大奖评委的路盛章(时任北京广播学院动画学院院长、教授、国安广告创意总监)、贾丽军(时任卓越形象品牌传播事业机构执行创意总监)都曾出现在评审名单中。而在2010年戛纳国际广告节上斩获设计类金狮奖的创意新生代代表熊超,也被组委会挑选为2011年的评委。
在广告奖鼎盛的评审阵容里,还有流行文化的佼佼者。如中国最畅销的广告文案书籍《诚品副作用》的作者,有“文案天后”之称的李欣频,享誉国际的香港资深广告设计大师靳埭强,都是广告奖评审团和演讲嘉宾的明星代表。
近年来,主办方不断花大力气打造广告奖高端论坛,每年都邀请业界举足轻重的前沿人物担任主讲嘉宾,带来含金量极高的广告养分。2007年,广告奖首次设立高端论坛便星光熠熠:时任群邑媒介董事总经理陈俊良,时任百迅达传媒亚太区总裁胡德励(Moritz Wuttke),中国香港资深广告设计大师靳埭强,组成耀眼的嘉宾团。2008年,论坛邀请到时任北京电通广告有限公司创意统括部本部长河西纯一,中国创意生活家李欣频,时任盛世长城东北亚及大中华区首席创意总监苏秋萍等不同领域的人气明星担任主讲嘉宾。2010年,主办方重磅邀请到享誉全球的整合营销创始人,“整合营销之父”的唐舒尔茨(Don E.Schultz)担任论坛嘉宾,带来最新最独到的整合营销理论。
主办方不断跨区域整合各方优质资源,扩大奖项的影响范围,使其成为更国际化的平台。从2008年开始,组委会邀请了澳门广告商会、星岛日报、明报、中国时报、南洋商报等亚洲多个地区、国家的华文报纸机构、最具代表性的地区广告协会加入,作为活动的协办机构,成立“亚太智慧联盟”。同时发挥华南地区第一报媒的优势,联合中国内地的专业杂志和网站,搭建起推广华文报纸广告魅力的强大平台。
2008年,主办方首设“广州日报创意基金”嘉奖获奖者,并于第二年扩大奖励范围,各参赛类别的金奖作品可获送选国际级广告赛事的参赛资格。同时还与中国广告协会合作,为获得“全场大奖”等的公司或个人,提供出席国际级广告赛事观摩交流的机会,奖励制度延续至今。
作为媒体举办的广告评选,主办方一直非常注重自身宣传,不断扩大活动的影响力和辐射层面。每年广州日报都会联合大洋网、手机报等全媒体手段,今年更首度启用官方微博,持续一年倾力传播,同时在亚洲多个地区的华文报纸上刊登获奖作品。此外,主办方不断加大对奖项的宣传投入,2010年以价值近300万的版面投入报道活动盛况。通过全方位的强势宣传,巩固了活动的知名度。对获奖者而言,大大增加了奖项的含金量。
对于获奖的广告公司来说,广告奖可看作他们的“成长史”。许多本土、二三线城市的广告公司也在历年的评选中,从看客变成获奖常客,甚至在国际性赛事上摘取桂冠,成为中国广告的中坚力量。分众传媒CEO江南春任职上海永怡传播有限公司时,便经常率领创意团队参赛。如Y&R扬罗必凯广告广州公司、蓝道广告、绵阳莱德广告有限公司等广告公司都在此平台上获取充足的养分而走向辉煌。
许多广告人都对自己的第一次得奖记忆犹新,认为这是对创作人极大的激励。广州市旭日因赛广告有限公司,是广告奖的一个得奖“专业户”。从第一年就参加评选,其第一个专业奖项就是在广州日报广告奖获得。谈及广告奖对他们公司的影响,董事长李明首先提到“机会”,它为很多成长型的广告公司以及年轻的广告创意人提供了崭露头角的机会。其次,她说到“尊重”,“广告奖每年都非常隆重地举办颁奖典礼,这是对广告人的尊重,特别对广东乃至中国广告业健康发展是一个强有力的推动。” 近年在很多国际比赛中屡获大奖,李明认为,“没有广州日报广告奖这个起始,就没有辉煌的后来。”令李明印象最深刻的是,2009年公司选送的《华为-防水手机系列广告》获选当届新设的“最佳营销实效奖”,该作品更获2009年戛纳银狮奖,可见广州日报广告奖获奖作品直逼国际水平。
历年的参赛公司反映出中国广告的的实力版图扩张,选送地区从最初集中在广告氛围较浓厚的广东、北京、上海、福建、浙江等地区,延伸到后起的新疆、甘肃、安徽、四川、等中西部地区。深圳的广告公司在近几年的评选中异军突起,深圳黑弧奥美广告有限公司、及时沟通广告(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市风火广告有限公司,都是送选和获奖大户。随着“亚太赛区”的开设,评选也吸引到广告创作实力强的港澳台等地区的作品参与。
能在这种标志性的赛事上获奖,是一种实力的证明。从2000年开始,广州日报广告奖就成为安徽金鹃国际广告有限公司每年必须参加的两项全国性广告作品评选活动之一。创意总监表示,“广州日报广告奖有两次改革令人耳目一新,一次是把单纯的平面作品升级为创意和营销两大盛典,另一次是今年的创意盛典把行业奖项改革为专业奖项。现在的广州日报广告奖已日臻完善。期望广州日报广告奖成为全球华文平面广告、营销的盛会,成为当之无愧的华文广告标杆。”
刘立宾——中国商务部所属中国商务广告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国际品牌观察》(原《国际广告》)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