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系列故事:我是80后美术生曾经的我,是个不折不扣的学渣,数学成绩常常在十分左右徘徊,英语也仅仅限于说“yes”或“no”。
我生性好动,放学后总是不回家。喜欢跟着村里那个七十岁的王爷爷去河沟钓鱼,喜欢看外地来的养蜂人割蜂蜜。甚至AG九游会,我还和村里的打铁匠打得火热,拿着家里的鸡蛋和他一起炒饭吃。
夏天,我和那几个学渣兄弟一起去小河边游泳,在田里捉泥鳅,或者在葡萄园搜摘剩下的葡萄,尽管每天回家都会被妈妈收拾,但我就是不怕疼。
初中毕业的那一年,也是我们家最艰难的时刻。爷爷的小脑萎缩日益严重,他几乎每天出门后都找不着回家的路。
当我拿着通知书回家时,村里见过世面的人对爸爸说:“千万别让你儿子去读这样的学校,都是骗人的,毕业了也不知道能干什么,很难找到工作的。而且,学画画的人要花很多钱啊!你家可要想好咯!”
就连我的小姨夫也专门来了一趟我家劝父母:“这孩子生性调皮,放出去会惹事的。现在家里盖房子,正是缺钱的时候,干脆我请朋友帮帮忙,带他到工地上去学砌砖吧!”
其实妈妈问我意见的时候,我也没有太多的想法。我并没想过画画会比买冰棒好到哪里去。相反,能够骑着自行车到处卖冰棒似乎比坐在教室里要自由的多。
但妈妈经过再三考虑,最终还是决定让我去上这所学校。原因是她从小跟着爷爷走南闯北修房子,见过很多奇怪的职业,她想让我去尝试一下。
还有就是她是女娃,妈妈又早逝,她从小在家族里受了不少欺负,所以,她想拼一把,让我走一条与众不同的路,就像人们说的那样,母凭子贵。
其中,有一位姓周的老师很喜欢我,他出去画画的时候,经常会带上我,让我帮他涂色,跑腿,这让我学到了很多学校学不到的东西。
那时候我真的非常穷,妈妈每月给我的生活费都是固定的30块,这对于在省城的我来说是远远不够的。除去一日三餐的花销,我根本没有多余的钱来购买画笔和纸张。而且,老师带我们出去写生的机会也很多,这让我的经济状况变得更加拮据。
于是,我开始在学校做生意,尝试帮同学们画肖像,制作小广告牌。我们的学校是艺术学校,每个系的活动都比较多,需要的海报也很多。
我在舞蹈系和音乐系都认了两个干姐姐,他们学院有活动的时候,就叫我去舞台上帮忙打杂。有时候我能拿到工资,有时候则会被请吃饭。这些都缓解了我很大一部分的生活压力。
毕业的时候,由于我的绘画成绩十分优异,学校决定保送我到北京上大学。老师对我妈妈说:“这孩子还是有一些天赋的,如果能到北京去培养几年,以后会有出息。”
可妈妈以家庭经济条件差,无法供我读书为由拒绝了。我自己也觉得无所谓,毕竟当时的我对未来一无所知。
毕业找工作时,左思右想,发现只有电视台的工作和我的专业最匹配。恰好当时,我爸爸的一位老战友在电视台当副台长。
于是,妈妈准备了两桶5公斤的菜籽油和一大口袋新米,让我和爸爸送去这位台长家,希望他能看在往日的情分上,给我一个在电视台打杂的机会。
我提着两桶沉甸甸的菜籽油,爸爸背着那袋足足30公斤的大米,我们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地爬到了7楼。
后来,我靠自己成功应聘到一家广告公司做设计。然而,之前没有好好学习,我不得不重新学习汉语拼音,以便能够操作电脑。
因为没钱租房子,我便每天早上6点起床赶公交车去上班,晚上6点下班后又得赶公交车回家。等车之余,我就坐在站台的椅子上背汉语拼音。
半年以后,我才基本会做简单的广告牌。那些稍微复杂一点的设计,虽然能画出来,但用软件还是做不出想要的效果。
公司老板是个50多岁的大叔,他和他老婆是丁克,基本没有什么生活负担,所以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公司的事情基本都交给我处理。
老板变得越来越懒,一个星期也来不了两次。我对公司的前途感到一片茫然,在挣扎了很久之后,最终决定辞职自己单干。
创业的过程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简单,因为资金有限,我们只能租育场二楼的房子,这里地段偏僻,人烟稀少,根本没有人看得见公司的广告牌。
一年之后,朋友终于熬不住,选择退股。我也向姐姐吐露了不想干的想法,还说想到她所在的城市寻找出路。
在家人的支持下,我坚持边学习边经营着公司。相识的朋如果有需求,对我也颇为照顾。再加上之前在老东家也积累了一些客户资源,他们得知我单干之后,有些小事,就直接交给我来做。
我虽然是创业新手,但喜欢研究客户心理。每一单生意,无论大小,我都全力以赴,力求做到尽善尽美。
后来我紧紧抓住了国家发展的机遇,积极宣传国家政策,致力于乡村振兴建设,为单位打造各种展厅,享受着时代带来的红利。
他笑着跟我打招呼,我只是客气地跟他寒暄了几句。虽然我打心底瞧不起这样的人,但也感谢他当年对我的不理不睬,不然,我还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才能醒悟过来。
这就是我一个80后美术生的成功长经历,那个时候,谁家都不富裕,只是我妈妈比别人多了一点胆量,眼光更长远一些而已。
所以说,每个人的人生都各有不同, 不妄自菲薄,不固步自封,勇往直前,一定会找到适合自己的一片天地。